想法 · 2025-07-26 0

第一篇

(这篇文章写于 2025-7-14 16:37 当时只能先写在QQ空间里,现在这个博客搭建好了所以复制过来)

开始重新尝试写博客,在QQ空间。其实没有太多复杂的原因,我想法太多,又确实有写东西的需求,但手写实在跟不上我的脑子,各种博客类平台也早在也许10年前就慢慢关闭了,只剩下这个简陋的、残破的QQ空间。
    其实也还好,重新拾起写东西的欲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
    来新单位的事情到现在已经过去快要一个月了,嗯,如果这周过完,那就是整一个月。我说不清是什么感受,高兴或者不高兴,因为我没法用简单的话来概括这种复杂的情绪。
    我总是问自己究竟在舍不得什么,答案其实很虚无,因为答案里包含的那些东西都像是“非必要”“非必需”的事物,从头到尾就没有被我握住,又或者说,我也并没有征服它们。而新的单位迎接我的那些事物,看起来确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但说出来却又是实实在在的东西。有时候人就是很难取舍对吗,毕竟大部分情况下人都看不清自己也看不清四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到底需要争取什么。人也很容易迷失自己,想什么都要,想什么都争取,哪怕轻重缓急是非常明显的、明确的,那也要自欺欺人,骗自己。
    所以在这个下午——我无所事事,因为我早上申请一整天的倒休,并且上午把很多必要的事都做完了——我躺在床上吹着空调,或者找各种零食吃,漫无目的,也想不清自己究竟有什么事情要做,东晃晃西晃晃罢了。但我知道我的心情并不是很好,很惆怅,也很难受。
    有时候可能就是一语成谶之类的缘故吧,我也说不好,我只知道我在佛祖面前郑重许下的愿望被实现了,隔了很久,久到我都忘了我许下过这样的愿望,在成真后的几周,突然福至心灵意识到上天感应到了我当时的想法,尽管我说不清这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也只能先这样去做。当初磕头许愿时,并不知道未来的路在哪里。
    因为我从来、从来、从来没有觉得,我这个人,能有幸——或者说,“配”得到好的东西。从来如此。所以理所当然的,这次竟然真的实现,我就觉得,它也许并不是那么好,并不是我一开始理解的、想象的那么好。我不知道我的这个自卑一样的想法对不对,谁又说得准这些呢?
    –
    说点没那么纠结的。
    昨天是第二次值班,度过了一个完整的周日,我一早来到宿舍,点了咖啡外卖,然后就换了一身衣服,窝在宿舍看书,有时候掏出手机看看《哈利波特全集》,因为前段时间我又重温了一遍,有时候就读纸质书,余华的《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说实话,我确实很久没有这么长时间专注的看书了,这几年确实浮躁了不少,我非常不要脸的承认这个事实。这次我能如此静下心来看书,一是因为这两本书其实都有很强的文学性,虽然大家都说哈利波特是儿童文学,但我不这么认为;二是内容很吸引我,重温哈利波特是想尝试以成年人的视角再次看待从头到尾的所有情节,那些感情和人物关系,在我还在上学的时候有一部分我还没有强烈的同理心和理解能力,其次是余华非常细腻的情感和想法对我有强烈的吸引,书里第一篇就是他讲述他年轻时在卫生所给大人和儿童打疫苗的事,他为了不让小孩子感觉疼所以每天都磨针头,却因为自己对儿童疼痛的关心而忽略的大人也会疼痛,这种真挚的情感,我第一次读到的时候就突然很想落泪。文学就是这样,不管是虚幻的故事,还是纪实的故事,都应该建立在有真挚的情感和社会体验的基础上——fuck,我觉得我说出这种话就蛮像一个在体制内混迹多年的老油条,虽然这话说得没啥问题(我认为没啥问题)——否则就没有任何读的必要,出版也是浪费纸张。好的文学作品就应该是这样,透过文字窥视作者的思想,然后加以自视,这才是完整的阅读体验。
    –
    谈谈一个高中同学。
    发现她可能确实有了抑郁症,我就经常在朋友圈里观察她了。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我自私了,我觉得这种病症使她有了一些表演型人格,好像很喜欢到处展示自己的伤疤和痛苦。
    其实我说不准这样对不对,到底算不算病症的其中一种表现之一,我不知道这究竟是疾病带给她的,还是她的性格本身就有这样的底色,我无法确定不是因为我不了解她,我有时候也透过她看着自己。但我确实和她不一样,可能还是性格的差异。
    我总想有时间找她聊聊,但我始终没有这个去做的动力,她曾经对我很重要,高中时很好的朋友,但因为她的原因(总之我认为是她的原因)我们分道扬镳,后来重归于好,可我总觉得有些东西横在我们之间了。再之后,联系就断断续续。说起来,我觉得很好笑的事情,在高中时她突然撇下我找了别的女生玩,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意理我,我突然孤孤单单的一个人了,后来和好以后,大学毕业前后的某一天我们约出来玩,她告诉我,那个和她玩的很好的女生其实在她上了大学之后就不再和她联系了,无论用什么方式都不愿意和她联系了。她说这些的时候看起来很伤心,我很想说“这不活该么”但说不出口——其实我应该说这句话的,这么多年了我还会因为当时没有开口嘲讽她而感到后悔,我可真讨厌,但当时我实在又太善良——只好说着“好吧,真没想到”这种懦弱的话。看到她现在依然因为家人之类的事满身泥泞,像当初那样表露出难过(无论是否单对我而言),我虽然还想像以前那样纯良一点,但还是无法回到过去了。
    有时候我觉得人类很可笑,由此延伸出来的想法,很多渴望亲密关系的人碰巧并不是一个会珍惜亲密关系的人,他们总是对待情感用洒脱的语气聊起来,但真做起事来还是拖拖拉拉,完全没有洒脱的样子,这是我前段时间突然领悟到的。可能还是那句话,“人离自己才是最远的”,我以为的我以为并不是我以为,本我自我超我到底哪一个是真正的我?其实没有答案,自己或他人也无法评价,因为当我们评价一个人事物时,永远无法撇清自己所处的立场和位置。
    –
    可能我曾经经常在城市里穿梭,我时常会突然想到一些场景,支离破碎,几年前我一定能想起当时这个场景的前因后果,但最近我发现这项技能开始衰退了,我经常想不起来那些场景为什么会出现,当初为什么我会来这里,为什么我会去了那里,我到了这些地方都做过什么事?我其实完全不记得了。
    我老了,32岁虽然算中年人,但总之我就是老了,确信这一点,反正我态度还算是端正。
    –
    总而言之就这些,都是最近非常零碎的想法,能找个地方写下来也是一个整理的过程。写日志听起来特别old school,但,害,每个人都应该有表达的欲望和表达的途径,有些人靠聊天,有些人就需要写下来,恰好我是后一种。